4月份,全市網信部門以“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為抓手,聚焦整治“丑化城市形象”“抹黑脫貧攻堅成果”“傳播網絡三俗”等突出問題,聯合公安等部門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共清理處置違法違規信息788條,聯合執法8次,約談處罰違法違規網絡主播20人,有效凈化了網絡環境。現將典型案例通報如下:
【典型案例1】漳縣網信部門在巡查中發現網民“景某某”為脅迫村委會在村社道路硬化項目實施過程中為其超范圍硬化門前道路,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所謂“實名舉報”自拍視頻,捏造不實政策信息并言語攻擊工作人員,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漳縣網信部門會同屬地鄉鎮人民政府,對景某某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不實信息。
【典型案例2】隴西縣網信部門在巡查中發現網民“寧某某”因對當地高標準農田建設政策不理解,發表不當言論,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隴西縣委網信辦指導屬地鄉鎮對“寧某某”開展普法教育,指出其網絡言行違規事實。經批評教育,“寧某某”深刻認識到錯誤,主動簽署承諾書,保證將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嚴守網絡行為規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自覺維護清朗網絡環境。
【典型案例3】渭源縣網民“熱心****”為吸引粉絲、博取流量,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涉警”謠言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渭源縣委網信辦會同縣公安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之規定,對該網民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處罰。
【典型案例4】漳縣網民“高某”在某短視頻平臺與某女主播直播PK過程中言語粗俗,在懲罰階段行為低俗擦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漳縣網信部門會同縣公安局對該網民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刪除了直播回放,簽訂了《網絡文明承諾書》。
【典型案例5】安定區網民“李某”在某短視頻平臺發布封建迷信信息,并存在直播誦經等違規行為,吸引網民圍觀,造成了不良影響。安定區石峽灣鄉黨委聯合派出所,依據《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具體規定,對該網民進行了約談訓誡,責令其立即刪除相關視頻,簽訂承諾書。
【典型案例6】臨洮縣網民“李某”、“毛某”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過程中散布低俗惡俗言論,并做出“丑、怪、俗”等不文明行為,在網絡空間產生惡劣影響。臨洮縣委網信辦聯合縣公安局依法對“李某”、“毛某”進行了約談訓誡,并簽訂了《互聯網直播內容自律承諾書》。
特別提醒
▼
網信部門提醒廣大網民,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平臺及各類賬號要增強依法辦網上網的意識,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切實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歡迎廣大網民、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積極舉報網上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信息,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
定西市委網信辦舉報方式
1.微信舉報:關注微信公眾號“今日定西”、“網信定西”,點擊菜單欄“網絡舉報”選項進行舉報;微信小程序搜索“定西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或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進行舉報;
2.電話舉報:0932-8314608;
3.郵箱舉報:swwxbwgk@163.com。
來源 :定西市委網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