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返程在即
在出行方式上
飛機和高鐵是大家的首要之選
但飛機和高鐵人群密度大、空間密閉
接觸病毒的風險較高
因此,出行時必須采取妥善的防護措施
返程高峰期間如何防范?
首選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需要注意的是,醫用外科口罩正確的戴法是將顏色較深的一面朝外,顏色較淺的朝內。口罩一旦摘下,最好不要重復使用,另外口罩需要每2-4個小時更換一次,包括乘坐飛機與火車期間也不例外。

03勤洗手
勤洗手是預防傳染的首要途徑之一,但是我們最大的阻礙并不是不知道要勤洗手,而是有沒有正確的洗手。
正確的洗手步驟:
1)在流動水下淋濕雙手
2)取適量洗手液(肥皂),均勻涂抹至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搓雙手至少15秒
4)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
5)擦干雙手,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盡量選擇靠窗的座位并且不要在火車或飛機內來回走動。飛機上靠近過道位置的乘客離開座位頻率遠高于坐在靠窗座位的乘客,大家可盡量選擇靠窗座位。
非常時期盡量自己準備長時間出行要用的頸枕或者小毯子,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在出行期間打噴嚏,出于對他人的安全健康因素考慮,請盡量使用紙巾或手肘捂住口鼻。值得注意的是打噴嚏時,要用手肘而不是手掌捂住口鼻!
長途出行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雙手頻繁接觸嘴巴,鼻子以及眼睛等部位。
如果不是特別餓盡量不要摘下口罩吃東西,如果一定要吃請務必先清洗雙手,使用餐具接觸而不要用雙手直接接觸食物。
如果發現自己身邊的乘客有咳嗽,發熱等癥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更換座位,并主動上報工作人員。
在火車站,機場,以及動車組上的公共飲水機,請都不要用,盡量自備瓶裝水。
相較來說,自駕出行相對更穩妥一些,開車前,建議提前10分鐘打開全部車窗通過車內空氣流通將病毒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自駕出行四條建議給車主)
盡可能錯峰返程,最好避開初七至初九,由于假期延長至2月2日(年初九),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期也同步延長至2月2日24時。
出行前,要利用地圖提前規劃出行路線。
從外省回來臨近省邊界時把速度降下來,觀察路面情況,注意變道,不要強行加塞插隊,有序通行效率是最高的。
遇到檢疫人員,要主動配合開展工作,提升通行效率。
1月29日下午,國家衛健委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公眾指導建議有關情況。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在發布會上表示,為了全面降低春運返城潮可能帶來的疫情擴散的風險,目前各地有關部門和專業機構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馮子健表示,國家疾控中心編寫了公眾預防的指南,設置了6個常見的場景,提出了個人疫情預防的建議。
馮子健 建議:返城的同志從離開疫情地區的時間起,連續14天進行自我健康觀測,每天做兩次,社區衛生工作者可能會和返城的同志進行聯絡,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是否出現變化。
條件允許時,盡量單獨居住或者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并盡量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減少外出活動,了解返回地發熱門診的通路,與家庭醫生和社區醫生保持聯系,如果存在發熱、咳嗽、咽痛等可疑癥狀應該及時就診。
公眾預防指南之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通用預防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南,適用于疾病流行期間公眾個人預防指導。
一. 盡量減少外出活動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
(二)建議春節期間減少走親訪友和聚餐,盡量在家休息。
(三)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二. 個人防護和手衛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飯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 健康監測與就醫
(一)主動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二)若出現可疑癥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就醫。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根據病情,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盡量避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就診時應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的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以及發病后接觸過什么人,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
四. 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
(二)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
(三)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
(四)注意營養,適度運動。
(五)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即野味);盡量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
(六)家庭備置體溫計、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資。
公眾預防指南之二:有疾病流行地區居住旅行史人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南,適用于在兩周內有武漢等疾病流行地區居住、旅行史的人員。
(一)盡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區進行登記,減少外出活動,尤其是避免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
(二)從離開疾病流行地區的時間開始,連續14天進行自我健康狀況監測,每天兩次。條件允許時,盡量單獨居住或居住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并盡量減少與家人的密切接觸。
(三)若出現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根據病情及時就診。就醫途中具體指導建議如下:
1. 前往醫院的路上,病人應該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 如果可以,應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路上打開車窗。
3. 時刻佩戴口罩和隨時保持手衛生。在路上和醫院時,盡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4.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劑,對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污染的表面進行消毒。
公眾預防指南之三:家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南,適用于家庭場所。
一. 日常預防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區。
(二)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溫泉、影院、網吧、KTV、商場、車站、機場、碼頭、展覽館等。
(三)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即野味),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四)居室保持清潔,勤開窗,經常通風。
(五)隨時保持手衛生。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飯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六)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場所、就醫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七)保持良好衛生和健康習慣。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注意營養,勤運動。
(八)主動做好個人及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要主動測量體溫。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額頭,如有發熱要為其測量體溫。
(九)準備常用物資。家庭備置體溫計、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資。
二. 家庭成員出現可疑癥狀時的建議
(一)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癥狀(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癥狀),應根據病情及時就醫。
(二)避免乘坐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
(三)就診時應主動告訴醫生自己的相關疾病流行地區的旅行居住史,以及發病后接觸過什么人,配合醫生開展相關調查。
(四)患者的家庭成員應佩戴口罩,與無癥狀的其他家庭成員保持距離,避免近距離接觸。
(五)若家庭中有人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員如果經判定為密切接觸者,應接受14天醫學觀察。
(六)對有癥狀的家庭成員經常接觸的地方和物品進行消毒。
公眾預防指南之四: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南,適用于商場、餐館、影院、KTV、網吧、公共浴池、體育館、展覽館、火車站、地鐵站、飛機場、公交汽車站等公共場所。
一. 公共場所工作人員要自行健康監測,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癥狀(如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不要帶病上班。
二. 若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癥狀者,工作人員應要求其離開。
三.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四. 保持公共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五. 洗手間要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工作。
六. 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七. 疾病流行地區,公眾應盡量減少前往公共場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氣流通較差的地方。
公眾預防指南之五:公共交通工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新發疾病,根據目前對該疾病的認識制定本指南,適用于飛機、火車、地鐵、公共汽車和輪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一. 發生疾病流行地區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崗工作人員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監測。
二. 公共交通工具建議備置體溫計、口罩等物品。
三. 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潔與消毒頻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
四. 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風狀態。
五. 保持車站、車廂內的衛生整潔,及時清理垃圾。
六. 做好人員工作與輪休安排,確保司乘人員得到足夠休息。
公眾預防指南之六: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醫學觀察指南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應從和病人接觸的最后一天起采取醫學觀察14天。在家中觀察期間需與醫學觀察人員保持聯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觀察和護理要點,掌握家庭預防的洗手、通風、防護和消毒措施。
在居家醫學觀察期間的具體建議如下:
(一)將密切接觸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拒絕一切探訪。
(二)限制密切接觸者活動,最小化密切接觸者和家庭成員活動共享區域。確保共享區域(廚房、浴室等)通風良好(保持窗戶開啟)。
(三)家庭成員應住在不同房間,如條件不允許,和密切接觸者至少保持1米距離。哺乳期母親可繼續母乳喂養嬰兒。
(四)其他家庭成員進入密切接觸者居住空間時應佩戴口罩,口罩需緊貼面部,在居住空間中不要觸碰和調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變濕、變臟,必須立即更換。摘下并丟棄口罩之后,進行雙手清洗。
(五)與密切接觸者有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密接接觸者居住空間后,需清潔雙手。準備食物、飯前便后也均應清潔雙手。如果雙手不是很臟,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潔。如雙手比較臟,則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如意外吞食用或引發火災)。
(六)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時,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如果沒有,用潔凈的毛巾擦拭,毛巾變濕時需要更換。
(七)偶然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來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丟棄,或者使用之后正確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滌劑和清水清洗手帕)。
(九)推薦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每天頻繁清潔、消毒家庭成員經常觸碰的物品,如床頭柜、床架及其他臥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潔、消毒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
(十)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觸者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攝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將密切接觸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動衣物,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和自己的衣服。
(十一)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護性衣物(如塑料圍裙)再去清潔和觸碰被密切接觸者的人體分泌物污染的物體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脫手套后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十二)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出現可疑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應立即就醫。具體指導建議如下:
1.前往醫院的路上,病人應該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路上打開車窗。
3.時刻佩戴口罩和隨時保持手衛生。在路上和醫院時,盡可能遠離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或過氧乙酸消毒劑,對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污染的表面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