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建華介紹,以網絡借貸、眾籌融資、互聯網支付等為主要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的虛擬性、跨地域性等特征使犯罪分子更容易利用其實施犯罪。如,利用P2P平臺實施的集資詐騙案件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大量出現,利用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與手機綁定實施的信用卡詐騙案、騙取附屬于信用卡的貸款案等案件也不斷出現。
同時,涉眾型金融犯罪仍然高發多發,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人數繼續處于高位,發案區域廣泛,而且不斷向新的行業、領域蔓延。如很多非法集資案件假借銷售理財產品名義實施。
國際化趨勢凸顯也是一大新特點。近年來,協助他人非法辦理跨境匯兌、買賣外匯、資金支付結算等地下錢莊違法犯罪活動,以及利用離岸公司賬戶、非居民賬戶等協助貪污賄賂等上游犯罪向境外轉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等犯罪活動比較猖獗,都反映了金融犯罪呈現的國際化趨勢。
聶建華說,下一步,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對金融犯罪相關法律適用問題的研究,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有關部門針對重大、疑難、復雜的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制定司法解釋或者司法解釋性質文件;探索建立金融違法犯罪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協作機制,加強檢察機關與有關行政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建立具有高度責任感和豐富辦案經驗的防范和懲治金融犯罪專業檢察隊伍,探索成立專門金融檢察部門或者金融檢察專業辦案組,不斷提高辦案人員的金融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